创意云案例 | 大年初一《长津湖之水门桥》——我们「战场」上见!


这是一次并未取得胜利的战役。

但这次战役足以被写进历史、讲成故事,并永远为后世铭记。

《长津湖之水门桥》

蓝海创意云为《长津湖之水门桥》提供了渲染服务,但今天我们不聊渲染,而是来看一看,为什么这部电影凝聚了这么多期待?为什么,这次战役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铭记。

从上部《长津湖》我们已知,在极寒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在长津湖地区与美军遭遇正面作战。

凭借钢铁般不屈的意志,我军创造了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美国陆军步兵第七师第31团级战斗群)的战绩,并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此时东西两线的同时胜利,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场态势,迫使美军王牌部队开始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随着美军的撤退,东线战场的焦点也随之南移,也就是此次电影聚焦的“水门桥”一带。

水门桥确实是一座桥,它位于古土里以南5.6公里,距离美军的海上撤离港口兴南港仅有64公里。

水门桥之所以成为此次战役的必争之地,是因为这是唯一一座可以通行车辆和人员的桥梁,更是美军陆战一师逃出长津湖地区,撤回兴南港再登船撤离的必经之地。

| 水门桥的地理位置

负责追击的志愿军第9兵团当然深知这条“咽喉要道”的重要性,于是派出一支小分队,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执行炸桥任务。按照情节估计,这支“小分队”应该就是电影中千里和万里兄弟所在的“钢七连”,历史上为人熟知的“三炸水门桥”也由此展开。

|水门桥架在两座山体之间,桥的跨度只有8.8米,桥宽仅可容一辆汽车单向通行

1952年12月1日晚上,志愿军第一次把水门桥炸掉,想以此拖延美军后撤的步伐,但美军很快就用附近的木头把桥修好了。

三天之后,志愿军第二次炸桥,并销毁了附近可用的木材。但训练有素且补给充足的美军工兵营,仅用一天就又修了一座钢制结构桥梁,并布置了重兵把守,掩护部队撤离。

12月6日晚上,誓不放弃任务的志愿军决定第三次炸桥,数百名战士身负炸药包,冒着美军的炮火前行,决意阻止美军撤退。可即便是这样,美军还是通过大型运输机,空投了一座全钢结构钢梁。这样强大的军事后勤保障能力,是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意料之外的。

12月8日,水门桥再次奇迹般地“复活”,而此时身在朝鲜的志愿军后勤补给断裂,再也没有时间和力量组织大规模的阻击,美军陆战一师逃出生天。

而就在美军全无伏击地通过水门桥时,他们发现了已经全部冻死在伏击战场上的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

为了不暴露目标,6连在冰雪阵地中一动不动,后续部队到达阵地时,125名官兵已全部牺牲。

他们趴在冰雪之中,手里握着步枪,虽然已经被冻成了“冰雕”,但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仿佛随时准备冲锋……

这便是可歌可泣的水门桥的故事,尽管此战并未取得全面胜利,但却永远不会被忘记。

人们在“冰雕连”一名战士的身边还发现了一封绝笔信: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

我绝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经此一战,志愿军深刻体现出中国军人不屈的斗志、保家卫国的决心;同时,我们也正视到成立之初的新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富国强兵,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总是有人问:这样大的牺牲,换取朝鲜战场上的和平,值得吗?但正如当时国家领导人对朝鲜战争的判断:“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正是曾经在朝鲜战场上视死如归的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换取了今天的山河无恙,人民安宁!

在今天的初中历史教材上,这样定义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显示了我国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志与决心,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并不难读懂。但只有你知道了当年在战场上,战士们是如何坚守阵地、每一场战役是如何视死如归,知道了每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细节,才能够真正理解,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是多么来之不易。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宣扬和歌颂战争的民族,但我们也从不是一个畏惧和逃避战争的民族。

或许在当下的和平年代,“战争”早已不再只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但“和平”却从来要靠我们不懈的奋斗来赢得。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每一个中华儿女更应该时刻警醒和牢记。

这也是今天,我们用影视、用文学,不断去回忆和歌颂历史的意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