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拟瞰解读 | 何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自2021年以来,水利部、工信部与自然资源部等陆续颁发实景三维相关建设意见。其中,于2021年国务院颁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 (自然资源部所颁发的实景三维相关政策) 何为实景三维 1 实景三维(3D Real Scene)建模技术是一项实景还原技术。通过影像采集设备从多个角度采集物体的影像信息,使用专业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快速制作地物的实景三维模型。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所印发的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四份技术文件中,《名词解释》对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相关名词进行了规范。 (实景三维) 该文件明确指出,新型基础测绘是新时期面向基础测绘的新任务和新需求,在保持基础测绘公益性要求的前提下,以重新定义基础测绘成果模式作为核心和切入点,带动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全面升级转型的基础测绘体系。 实景三维是对一定范围内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的数字空间,是新型基础测绘的标准化产品,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 实景三维 建设目标与任务 2 两大建设目标 (实景三维建设的两大建设目标) 到2025年,国家和省市县多级实景三维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服务系统初步建成,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形成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实时关联互通能力,为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提供三维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此外,50%以上的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空间完成。 到2035年,国家和省市县多级实景三维在线系统实现泛在服务,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城市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实时关联互通,服务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80%以上的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空间完成。 五大建设任务 (实景三维建设的五大建设任务) 一是地形级实景三维建设。在国家层面,完成10米和5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表面模型(DSM)制作,覆盖全国陆地及主要岛屿,并以3年为周期进行时序化采集与表达;完成2米和优于1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DOM)制作,覆盖全国陆地及主要岛屿,并以季度和年度为周期进行时序化采集与表达;完成覆盖全国陆地及主要岛屿的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制作。在地方层面,完成优于2米格网DEM、DSM制作,覆盖省级行政区域,并以3年为周期进行时序化采集与表达;完成优于0.5米分辨率DOM制作,覆盖重点区域,按需进行时序化采集与表达;完成覆盖省级行政区域的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制作;完成沿海省份近岸海域10米以浅DEM制作。 二是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国家层面将整合省级行政区域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形成全国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覆盖全国陆地及主要岛屿。地方层面将获取优于5厘米分辨率的倾斜摄影影像、激光点云等数据,并完成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制作,根据地方实际确定周期进行时序化采集与表达。 三是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需求牵引、多元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 四是物联感知数据接入与融合。国家和地方层面将完成物联感知数据接入与融合能力建设,支撑物联感知数据实时接入及空间化,采用空间身份编码等方式实现其与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的语义信息关联。 五是在线系统与支撑环境建设。全国将构建统一的基于云架构、兼顾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特征、分版运行的国家和省市县实景三维数据库,实现“分布存储、逻辑集中、互联互通”。国家和省市县将分级、分节点构建适用本级需求的管理系统,并依托不同网络环境(互联网、政务网和涉密网等),为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提供适用版本的实景三维数据支撑,并为数字孪生、城市信息模型(CIM)等应用提供统一的数字空间底座,实现实景三维中国泛在服务。 行业痛点 3 随着无人机应用的普及和发展,测绘行业中游侧的数据采集规模呈爆发性增长,行业内各企业对采集数据的计算和存储的要求急剧增加。而在面向海量航拍影像数据处理时,传统行业确面临着以下痛点: 01 业务临时性导致配置分配不均 行业旺季数据处理业务量剧增,企业按均值配置的IT设施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02 IT固定资产投入成本高 企业需投入高性能的GPU算力才可完成三维重建项目,且IT集群的建设、部属、运维与灾备等投入成本过高。 03 数据处理耗时长 传统IDC模式初期硬件成本较高,且存在高峰时期算力不足、效率慢等问题。 04 海量数据存储难 传统行业测绘数据量庞大,如何快速进行数据上传及共享存储是当前行业瓶颈。 拟瞰为你而“瞰” 4 拟瞰实景三维平台依托于蓝海创意云具备高性能计算能力的企业优势,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实景三维数据服务,提高三维重建的计算效率,降低企业算力成本支出,助力测绘行业快速发展。 1. 存储服务 提供大容量存储服务,用于存放包括航拍影像、工程与成果在内的测绘数据,便于用户在后续流程中随取随用; 2. 数据传输服务 支持Aspera、LHTD等高速传输解决方案,用户可根据项目情况自主选择数据传输模式,可通过云盘进行高效便捷的数据传输,也可通过磁盘寄送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 一站式服务 蓝海创意云拟瞰实景三维平台推出包含数据处理、空三与刺点在内的航测数据全流程处理; 4. 高效率 算力资源可弹性调度,支持资源动态拓展,三维重建日处理量高达百万余张; […]
-
蓝海创意云“拟瞰实景三维平台”,即将全新上线 !
“拟瞰实景三维平台”是蓝海创意云打造的实景三维数据算力服务平台,我们拥有业内一流专业技术团队,为您提供一对一按需定制的全流程服务,该平台致力于为测绘行业提供高质量的实景三维数据算力服务,可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项目计算效率。
-
划时代技术!基于UE的虚拟制作成为影视创作的变革先锋
在过去的两年里,新冠疫情严重破坏了影视人员们的拍摄时间表。 尽管影视行业受到大流行的巨大影响,但虚拟制作在确保拍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都通过虚拟制作技术完成了不少节目和剧集制作。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舞蹈《金面》 大流行的推动下,将逼真且高质量的元素结合到实时视频中变得越来越快速和便捷,正在建造的虚拟制作的设施数量和以使用虚幻引擎(UE)为主要制作方式的虚拟制作技术作品数量显著增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都采用这种方式? ■虚幻引擎(UE)学习容易——入行门槛低 ■打破传统蓝绿幕流程——避免了抠像色溢问题 ■拍摄现场实时看到最终的特效——所拍即所得 ■简化流程——高效 虚幻引擎UE5 虚幻引擎自诞生起,就在不断挑战计算机3D实时技术的极限,上次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虚拟制作渲染利器UE5的两大特性,还没了解的伙伴可点击上图传送门学习~ 虚拟制作技术的普及与出圈,使围绕虚拟制作的词汇也受到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和定义。 事实上,「虚拟制作」一词包括用于创建将实时虚拟内容与实时视频相结合的沉浸式体验的工具、方法和服务。虚拟制作目前大致包括——扩展现实(XR)、虚拟工作室(VS)的技术和技巧。 1. 扩展现实 扩展现实(XR)在虚拟制作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由视觉效果协会和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创建的「虚拟制作术语表」将XR定义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以及所有未来现实等技术的总称。 扩展现实(XR)旨在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一个可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为体验者带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无缝转换的「沉浸感」。 三者区别: ①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将虚拟元素置于真实世界的三维环境中,不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将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使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 ②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 ③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通过在现实场景呈现虚拟场景信息,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可以说是上述所有虚拟制作技术的混合。 扩展现实虚拟制作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虚拟互动场景。虚拟互动场景,文化娱乐是先锋,最先成为席卷浪潮。 事实是,虚拟场景对现实世界影响的边界在不断突破,从教育到医疗,在科技创造的新世界,也是一个与真实接近的模拟环境里,完成研究或操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参与其中的玩家也肉眼可见的增多。 作为云渲染和元宇宙的先行者,蓝海创意云在针对视觉行业的云计算方面,具有近20年的经验,由蓝海创意云助力技术支持的梨花节线下沉浸式场景也于4月30日在树山村大石坞展现。 除此以外,创意云还推出了满足房产在线互动展示的“云选房”方案、为汽车行业提供“云看车”展示、创作虚拟互动数字人等等。 ▲芒果TV首个虚拟主持人YAOYAO,由创意云提供技术服务 ▲5G实时云渲染“云选房”交互式展示 2. 虚拟工作室(Virtual Studios) 虚拟工作室也称为「绿幕制作」,是最常见的虚拟制作形式之一,旨在于人物或物体周围使用绿色或蓝色的背景,以便后期「抠出」并由虚拟环境代替。 在影视制作中,导演们需要跟踪摄像机的位置和移动,以确保真实和虚拟元素相互作用。在更复杂的场景中,相继通过跟踪人物或物体,并将他们「映射」到虚拟世界中,使得人物或物体与虚拟环境可以进行交互。 创意云虚拟制片现场 在传统虚拟工作室的基础上,蓝海创意云还自主研发了超级虚拟直播系统vLive。 内置导播切换台,一站式虚拟直播。 应用场景设定、转场特效、画中画、多窗口组合、各平台直播推流,全方位控制直播画面。 虚拟演播室+实时直播 打破物理场地与设备的限制,实时融合超越真实现场的虚拟场景;新增信号源自由切换与高质量抠像技术,创造出逼真的现场沉浸感,更强视觉冲击;线上线下无缝互动,创造出充满科技感与创意感的直播体验。 长久以来,影视制作中视觉特效的兴起让一些创作者感到担忧,但随着VR和AR的技术日益成熟,这种趋势可能会发生转变。 虚拟制作通过技术为「协作」开辟了更多的可能性,它使创作者们能看到正在拍摄的整个镜头成效,而不仅仅是一个仅通过绿幕的幻想。 特别是影视动画行业,高精度预览、虚拟制作实时出片……都成为既定趋势,很多围绕虚幻引擎制作的商业模式都被市场和资本看好,准备大展拳脚。 在未来,虚拟制作旨在艺术、特效等虚拟部门、现场和制作之间进行沟通。 这意味着虚拟技术不再仅仅只是技术,而是为行业提供了更好的沟通、更强的协作和更有创意的控制。 蓝海创意云也希望为更多行业赋能,一起为全面元宇宙带来更多助推力。 END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蓝海创意云
-
《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聚焦蓝海彤翔与电影工业4.0
《文化产业周刊》 WhenChanZK 作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 记录者、瞭望者、思想者 《文化产业周刊》第11期聚焦 电影工业4.0与流程再造 这一影视工业化命题 并重点报道了蓝海彤翔 用各类先进的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影视行业 “弯道超车”的目标与布局 报道原文如下 蓝海彤翔:这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以超级计算起家,创始团队全部来自中国传媒大学,蓝海彤翔天然在影视艺术与前沿科技间跨界发展。为北京奥运会宣传片和开、闭幕式提供数字技术支持,为“天河一号A”超级计算机定制开发动漫与影视超级渲染云计算平台早已是过去时,现在蓝海彤翔拥有国内最的数字内容技术云平台蓝海创意云,并在平台上搭建超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供数字内容深度服务。目前公司占据国内动画渲染市场60%的市场份额,在香港、吉隆坡、苏州、克拉玛依、宜春和贵阳拥有6个数据中心,是大陆首家TPN认证供应商,获得了美国电影协会和美国内容安全协会的安全许可,可以直接承接好莱坞的业务,服务对象遍布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 一朵“云”的威力,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时显示得淋漓尽致。当时电影《河神2》的主创滞留新西兰,正是在蓝海创意云上,无法见面的数百人共同完成了后期制作,颠覆了用硬盘拷素材送到各地,数百人集中在公司做后期的传统做法。 最新的一次突破,来自5G应用实现了电影摄制的全流程再造。在蓝海彤翔,工作人员向记者作演示:演员在绿幕前表演,画面通过5G传输到蓝海创意云的实时渲染云平台,与设定好的场景合成并实时渲染,再通过5G传输到监视器,导演看到的就是准上映的合成效果,如果不满意就重拍,如果满意后期人员就可以在云平台上开始制作,他们无需到公司使用高配置电脑,只需鼠标、键盘和手写板,在家里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 “5G使得导演的监视器所见即所得,拍摄与制作同步,全流程上云。”蓝海彤翔董事长鲁永泉说,“尤其是拍摄上云,这一点甚至超过了美国,中国的绿幕拍摄不必像好莱坞那样现场搭建局域网,把计算和存储设备都搬到现场,5G使拍摄上云从概念变为现实。 ▲ 蓝海创意云“拍摄上云”图示,图为编者所加 业界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在技术和设备上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电影工业化水平要落后美国几十年。蓝海彤翔集团副总裁成文曾留心过,国产电影的片尾字幕上,演职人员的工种比好莱坞出品少大约40个,而在行业内,超期超支每天都在发生。成文直言:“中国影视行业摄制更像作坊制而非工业化,生产过程靠人工协调,各环节缺乏协同;层层分包产生高价低质,真正用于摄制的资金不到总成本的一半;制过程不透明,投资人事实上被排除在影视主控团队之外……” 艺术要天马行空,生产却不应随心所欲,电影工业4.0最需要补齐的短板就是电影摄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这是流程再造的核心。 蓝海彤翔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在云平台上嫁接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全球第一且唯一一款全流程的ERP制片管理系统“安捷秀”。“举个例子,把剧本变成拍摄的顺场表,以前要由工作人员把剧本读得滚瓜烂熟,再制作成Excel表,现在把剧本输人安捷秀, 5秒钟就可以完成转化。”鲁永泉说,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摄制的所有环节:投资人可以按拍摄场次跟明星的经纪公司非常精细地谈片酬;即便有ABCD各个组同时制作,总导演也可以坐镇一处在一部Pad上逐帧审片;财务人员可以直观了解项目资金分配,以及每一笔钱的流向;以前遇到天气不合适、导演改戏、主演场次冲突,全剧组数百甚至数千人都要停下等待,调整拍摄场次牵一发动全身,人工调整几乎不可能,如今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统筹人员轻松调度;后期制作通过平台按统一标准分发,全球各地的工作人员无须见面即可领到各自任务,每个人的进度一目了然…… 这意味着全行业可以用更少的钱,在更短的时间拍出更优质的作品,游戏《明日之后》的宣传短片通过安捷秀把控流程,项目周期缩短50%,成本节约60%,可以预见,即将到来的是影视产能的一次爆发。 去年7月,美国巨头奈飞(Netflix)推出了自己的云平台计划,与蓝海创意云的相似度达80% ,大鳄进场让蓝海彤翔团队一度非常焦虑,鲁永泉说:“指望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不切实际,这恰恰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国家数字化战略带来5G、超算、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这是中国独特的优势,我坚定认为中国电影工业正在面临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Landhightech 蓝海彤翔 蓝海彤翔是中国传媒大学背景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最早成立于2008年,以苏州为总部,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拥有10多家子公司。 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的行业优势,以及“天河”超级计算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蓝海彤翔以近20年的超算技术为基础,从数字内容资源平台化、项目管控软件化、创作工具云端化三个层面入手,打造了一套适合中国的影视工业化体系,实现了数字内容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以此为基础,结合云计算、大数据、5G、AI等先进技术,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云端数字内容协同创作平台——蓝海创意云,服务于全球从事动漫、影视、视频直播、AR/VR等领域的客户。 目前,蓝海创意云平台已聚集6万多家企业用户,15万家工作室,市场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形成了一个全球的云端虚拟数字内容创意产业园。 未来,蓝海彤翔将继续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促进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的产业融合,助力江苏打造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