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新闻:总产值达6890亿元!地理信息产业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8月11日,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2》。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7524亿元,同比增长9.2%。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新的增长极。 产业规模逐步增长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规模逐步增长。 截至2021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6.4万家,产业从业人员将近400万人。行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互联网地图、位置服务、数字地球、商业遥感卫星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 陈军:最近我们国家加大了对地理信息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自主装备的保障率有了很大提升,初步形成了数据获取处理到分析应用的整套产业化的体系,有力支撑我们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各个方面的应用。 这些新技术与地理信息的相互融合、相互赋能,正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种地理信息成果的融合应用,带动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数字化建筑、北斗应用端等相关数字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 邵宗有:比如共享经济,比如说现在蓬勃发展的无人驾驶等等,这些新的业态都需要一个共同的时空底座,而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恰好为这些业态就提供了时空底座。 一大批地理信息新技术集中展示 在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还举办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成果展。现场有哪些新技术?一起去看看。 数字地球,就是一个虚拟的三维地球。它利用遥感卫星、航空摄影等多种对地观测手段,还有空中的无人机、地面的物联网传感器等高效地获取地球的高精度数据,然后运用大量的可视化技术,将高精度数据处理成真实的场景。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 邵宗有:比如我们要去张家界旅游,通过它的高空数据,就可以大致地浏览一下整个张家界景区,哪些地方感兴趣,你可以设计出旅游的路线。 水下定位导航系统首次融合北斗定位与水声声波技术,致力于水下潜水员或潜航器定位需求,精准解决水下定位、无线导航、水下摄影测量,定位深度150米,覆盖范围1000米,精度达到厘米级。 参展商 邹汉林:可以明确地知道你在水下的什么地方,还可以引导你到(一个精确的)目标上去。 在成果展上,一款自主研发的国产化海量分布式存储系统,解决了地理信息行业内业务数据安全的问题,大大提升了业务数据流转效率。 参展商 汪立生:让数据的计算、流转、存储都在云端完成,在重塑业务流程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业务生产走进云时代。 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为我们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的动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在轨民用遥感卫星达到206颗,获取能力持续增强。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 陈军:一个就是发射了很多高分辨率的卫星,还有北斗三号组网成功,能获得高精度的定位信息,一个是看得清,一个是定得准。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推动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车联网等融合型新业态发展。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 邵宗有:地理信息产业(在)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大量的新的业态,比如说现在数字乡村、数字生活、数字城市等等。 此外,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全方位覆盖、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各大企业提供的海量数据都为地理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持续推进地理信息大规模应用 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应用、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和地方也相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推进各项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打造地理信息产业融合应用生态圈。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有序推进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继续支持遥感应用服务、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与地图服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就在不久前,湖北也发布了《推进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打造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电子信息产业处副处长 关建新:政策措施一共有7个方面18条。包括支持北斗技术创新,扩大北斗规模应用,增强资金政策支持等7个大的方面。到2025年,预期达到一千亿元的产值规模。 深圳也明确要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设备软件国产化,破解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与应用拓展难题,培育卫星应用、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新经济增长点。 在位于浙江湖州德清的地理信息小镇,汇集了数百家涵盖地理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企业。在一家从事地理信息数据定制化开发的企业,负责人为记者介绍了最近落成的未来社区中,企业为居民提供的室内导航、无人配送等诸多具有未来感的地理信息应用。据了解,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目前已引进各类地理信息相关企业400余家,年产值达260多亿元。 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地信局副局长 汤巍巍: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展地理信息的发展领域,将我们小镇企业的产品技术更多应用于社会民生、政府治理相关领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THE END 拟瞰实景三维 带“拟”高速“瞰”世界! 进入“拟瞰实景三维”官网 https://3dgis.vsochina.com/cn 或拨打官方客服热线:400-164-7979 了解更多平台详情 扫描上方二维码 敬请联系在线顾问 首次合作可获得单区块3000张照片(2400万像素)免费建模额度 往期回顾: […]
-
蓝海案例 ||《黑门》正式开播,国产硬核科幻动画来了!
蓝海创意云渲染,国创科幻动画的助力者。
-
水利部:金融支持智慧水利等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领域
水利部、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和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相关工作要求,分析形势,解读相关政策,部署加大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7月26日,水利部、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内容如下(节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部署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大商业性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支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建设。包括引调水工程、水源工程、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等。 (二)支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包括中小型水库、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更新改造、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等。 (三)支持灌区建设与改造。包括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建大中型灌区、农业节水设施建设、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小型水利设施标准化改造、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等。 (四)支持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包括流域控制性枢纽等工程、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蓄滞洪区建设、病险水库水闸及淤地坝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区域治涝、洲滩民垸整治、山洪灾害防治、沿海防台防潮、水利设施灾后重建等。 (五)支持水生态保护治理。包括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资源超载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源涵养与保护、水美乡村建设、非常规水源利用、合同节水管理等。 (六)支持智慧水利建设。包括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水利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水网智能化、取水监测计量、遥感监测、智能视频监控、水文监测预报、山洪预警、水利网络安全体系等智慧水利建设。 THE END 拟瞰实景三维 带“拟”高速“瞰”世界! 进入“拟瞰实景三维”官网 https://3dgis.vsochina.com/cn 或拨打官方客服热线:400-164-7979 了解更多平台详情 往期回顾: 智能网联车时代下,高精度地图的崛起! 摄影测量,没那么难! 7月再迎行业新动向!这项实施方案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拟瞰实景三维
-
原来,“空三加密”竟是加了这些“密”!
在传统摄影测量中,这是通过对点位进行测定来实现的,即根据影像上量测的像点坐标及少量控制点的大地坐标,求出未知点的大地坐标,使得已知点增加到每个模型中不少于四个,然后利用这些已知点求解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因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也称摄影测量加密。
-
加 "数" 前行 , "蓝海" 助力!
蓝海创意云依托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资源,通过数字景区、数字人等新场景、新应用,让树山传统梨花节、数字苏绣等有了全新表达。
-
算力时代已至,我们已做好准备!
蓝海创意云强大算力,赋能万物数字化转型。
-
智能网联车时代下,高精度地图的崛起!
2022年8月2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六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
-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实景三维建设工作对接会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福建建设的通知》,要求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及部分所属事业单位,结合我省实际,深入推进实景三维建设相关工作。
-
7月再迎行业新动向!这项实施方案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
7月再迎测绘新机遇!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实施方案正式通过评审!2035年80%政策决策将基于实景三维实现!
-
重磅!蓝海创意云联合起草《中国元宇宙白皮书(2022)》
蓝海创意云作为《中国元宇宙白皮书(2022)》联合起草单位之一,致力于元宇宙底层技术研发,邀您同探「元宇宙」未来!